近年来,陕西自贸试验区紧扣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战略定位,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,通过优化作业流程、创新监管模式和强化服务保障等通关便利化系统集成改革创新,不断提升通关效率、降低物流成本、优化通关服务,着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、成本低、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,已取得实际效果。
枢纽作用显著增强
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83条国际航线,其中全货运航线43条,通达全球37个国家,76个枢纽城市。2023年1-5月,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9.77万吨,同比增长39.6%。
2023年上半年,中欧班列(长安号)开行2619列,较去年同期增长46.2%,在全国72个开行城市中稳居第一。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以及国内20余个省份的货物在西安港集散分拨,贸易国由最初的中亚五国拓展至45个国家和地区,实现主要货源地和目标市场全覆盖。
通关效率显著提高
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每天可自动处理各类单证约240票,验放集装箱约400个,减少人工操作量95%以上,物流作业效率显著提升。“先查验,后装箱”新模式相比普通散货集拼模式,集货时间缩短2-3天,吸引更多散货客户开展业务。
国际航材通关交易新模式,有效减少了企业申报频次,实现航企客户按需分批提货,平均节约国内客户3-7天交货周期,确保了航材供应的连续性。
企业成本显著降低
国际货物24小时机坪“直提直装”模式,实现了国际货物24小时“随到随提、随到随装”,物流成本较以往降低30%。
加工贸易云报核辅助系统有效减少企业核销账册手工作业量,也使企业无需多次往返海关,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,增加了企业的获得感。
陆路启运港退税模式实施后,出口退税业务可实现当日办结,显著加快资金周转速度,降低经营成本,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。
下一步,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紧扣党中央、国务院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,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,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作用,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,强化跨方式、跨部门、跨区域协同协作,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、降低物流成本、优化通关服务,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。